近日,据国外媒体报道,日本多地政府部门宣布引入 “做四休三” 工作制,旨在吸引人才、提升民众幸福感。
目前,日本已有 16 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实施或计划引入该弹性工作制度。根据《朝日新闻》的调查,在日本 47 个都道府县中,茨城县、千叶县、兵库县、大阪府和奈良县政府部门已率先实施 “做四休三” 工作制;东京都、岩手县、秋田县、群马县等地则计划于 4 月起推行;宫城县和爱知县也将于今明两年内开始实施。此外,日本国家级公务员也将在 2025 财年(2025 年 4 月 1 日至 2026 年 3 月 31 日)内实施该制度。
所谓 “做四休三” 工作制,是在每周工作总时长不变、工资不变,甚至部分企业还会增加工资的前提下,将某一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分摊至其他工作日,使每周多休息一天。以东京都政府方案为例,现行 “做五休二” 工作制下,政府职员除周末和节假日外,每四周还可选一个工作日休息。新制度实施后,在四周工作时长达到 155 小时的前提下,职员可每周工作四天、休息三天 。
总务省早在去年 3 月就向各地下发通知,要求考虑设立弹性工作制,以促进 “做四休三” 制度的实施,让职员能根据个人需求和情况灵活安排工作。
不过,这一制度在日本也引发了一些质疑。有人担心,政府部门职员休息日增多可能导致上班人手不足,影响相关部门的服务和工作。另外,东京都的 “做四休三” 是通过延长每日工时(如每天工作近 10 小时)来换取周五休假,总工时仍为每周 38.75 小时,被指是 “工时重组的数学游戏”,员工需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相同工作量,工作强度加大、效率压力倍增,甚至薪资可能因工时折算而缩水。还有家庭主妇反对丈夫多休假,认为其居家期间不仅无法分担家务,反而会增加自身工作量。
此前,韩国共同民主党委员长李在明在演讲时也表示,未来 “韩国必须从每周 4.5 天工作制改为每周 4 天工作制”。他指出,在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,随着生产率的提高,劳动力的作用和份额必然会下降,长时间的强制劳动已不合时宜 ,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,延长工时、剥削劳动力的企业将难以生存。
“做四休三” 工作制在日本的推行,是应对人才竞争、职场压力以及人口问题的一次重要尝试,其实施效果及后续发展,值得持续关注。
